【报送单位】:院党办 | 2024-07-26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市直机关工委、委机关党委、院党委分别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现分期集中展示我院获得表彰的各级“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不断汲取向上力量,同心聚力,追求卓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首都地质新篇章!
北京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市地环所 杨 庆
地下水环境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党支部书记
该同志自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硕的工作成果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更以首都地质人特有的责任与担当,守护北京地下水安全。
杨庆同志带领团队投身首都战略水资源的野外监测工作,每年野外工作近5个月,连续13年从未间断,获取了260万组地下水质数据,有力支撑了北京市地下水的科学管理和供水安全。
杨庆同志主持了40余个重大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的北京市地下水监测“一张网”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准,撰写论文40余篇,专著3部,参与2项北京市政协提案和1项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研究,获得包括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各类科学技术奖项25次,入选国家及多个中央部委、北京市水资源与环境方向专家库,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聘为兼职教授。荣获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作为负责人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实现了首都地质行业科研类的重大突破。在杨庆同志的身上,彰显着当代青年地质工作者责任担当,传承着地质人“三光荣”精神。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优秀共产党员
市地勘院地灾部 南 赟
地灾防治部主任、党支部书记
南赟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承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原则,高度重视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综合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恪尽职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履行着支部书记的职责、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南赟同志牢记习总书记“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要理论,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成功申报自然资源部2023年部省合作项目、中国地质学会2023年度创新基地,与中国地质大学共建航空摄影测量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参与3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编写,高质量专利和论文发表均达近年最好水平,获得地质学会科学技术奖7项,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奖1项。
南赟同志始终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常年奋战在危险艰苦的地质灾害防治一线,2003年以来,共开展应急调查近2500次,有效保障了险情避让和灾情的及时处置。特别是在2023年“23·7”强降雨期间,作为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总技术负责,南赟同志在委、院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与全院数百名应急调查队员、监测预警人员、遥感解译人员一道连续并肩奋战,分析研判灾害风险,开展预警会商,提出预警发布建议,开展应急调查,处置各种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打赢了一场地质灾害防御保卫战,全力守卫首都地质安全,形成了地灾防治的“北京经验”,以实际行动在防汛救灾中彰显了共产党员本色。
市工程所 王小松
水文地质中心副主任 (主持),党支部书记
王小松同志带领水文地质中心凝心聚力,踏实苦干,紧贴规自委职能定位,围绕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相关研究工作这条主线,主动服务,先后开展了北京市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平谷、怀柔、门头沟等6个贫水村的水源地选址及水源井施工,北京市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北京市地下水战略储备区蓄采能力动态评价研究,北京市地下水监测井洗井维护等工作。
工作中敢于吃苦,勇于担当,勤于学习,善于积累,奋发进取,起到了典范作用。尤其是在“23·7”暴雨之后的抢险救灾中,王小松带领所抢险救灾队伍不分黑天白昼,不畏艰难险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灾区人民找水源打水井,保障了近百个村的应急供水。为此,房山区水务局特送锦旗及表扬信,北京电视台制作了“大山里的找水人”专辑采访,并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在他的带领下,水文地质中心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上级主管领导及相关协作单位的认可。
王小松同志将继续带领水文地质中心团队,紧密围绕我委职能定位,开展相关专业工作,继承水文地质人的辉煌,艰苦奋进,砥砺前行,再创佳绩。
市地调所 刘 鸿
地质遗迹研究室副高级工程师
刘鸿同志对党忠诚,政治素质过硬,注重在思想、能力、行动上紧跟党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践行着首都地质事业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一名女地质工作者,该同志长期坚守在专业技术工作一线,致力于水工环地质及地质科普相关工作。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地质科技成果奖2016年度(科技成果类)一等奖”“北京地质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同时,该同志在科普创作、科普研究等领域成绩斐然,作为项目负责制作的《追踪延庆恐龙的足迹》被自然资源部评为2024年自然资源科普微视频优秀作品,原创作品《源·缘·圆-以地质之眼看北京变迁》获2023年自然资源部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及最佳形象奖,参编的《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科普知识丛书》获得由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颁发的“麒麟科学技术奖-科学传播奖”等。
该同志表现突出,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起到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市生态所 尤志鑫
地球物理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尤志鑫同志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作为市生态所“首都地质工作学习实践小组”骨干成员,深入学习委、院、所各级相关指示批示精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敢于担当,野外工作中他总是冲锋在前,承担最艰难的工作任务,加班加点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在2023年组织完成了“京西南生态涵养区深部构造探测与地质安全保障”项目的基础上,2024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和野外负责人,继续承担此项目。该项目为地勘院中长期项目,其目的是弥补北京山区基础数据不足,保障生态涵养区深部地质安全。项目地处北京山区深部,施工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需徒步穿越山区,有些区域常年无人涉足,危险性极高。同时,项目外聘工作人员达20余人,野外协调管理难度较大,他凭借着出色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工作。
浏览量: